当前位置: 首页 养花知识

园林之美—之于苏州园林(内附中国古典园林相关书籍)

时间:2023-12-01 作者: admin 阅读量: 6 栏目名: 养花知识 文档下载

园林之于苏州,就像故宫之于北京,外滩之于上海,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,引起自然界的变化,同时也引起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|

初识园林是在大学植物造景的课堂上,作为课堂分析作业我选择了北京的“香山饭店”作为我的切入点,那时了解到贝律铭“贝老”,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师。

他的故乡位于苏州,住宅就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“狮子林”,另外3座园林分别是:拙政园,留园和沧浪亭。

再识园林是大三下,准备考研,攻读风景园林硕士,一本800页的中国古典园林史(周维权著·第三版),从头到底读完后,了解到园林发展分为四个阶段:

第一阶段:原始文明(人类对外部自然界的主动作用极其有限,完全被动依赖大自然,人与自然是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,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的关系)

第二阶段:农业文明(大体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,能够自觉地开发,“筑山”“理水”“植物”“建筑”成为造园的主要工作,构成园林四个基本要素)

第三阶段:工业文明(18世纪中叶,蒸汽机和纺织机在英国广泛使用促成了产业革命,“人定胜天”的理解大自然,对自然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,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)

第四阶段:回归自然(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,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,与接触大自然,回归大自然有着直接关系的休闲,旅游活动得到迅猛的发展)

第三次接触园林是实地感受,研三上选择苏州作为我的旅游目的地,私家园林是必游景点。脚踏实地的将自己在纸上画过的平面图转为三维,尤其记得拙政园,东中西三块区域,贝老的狮子林,钻进去后差点迷路。(后期更新苏州5天4晚经典游,苏州是个旅游业非常非常非常发达的城市,走到哪都有景点以及景点班车)

文末领取(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及西方造园变迁史PDF)

还有分析很多遍的,光影空间——苏州博物馆,人间画轴——七里山塘等等。

(苏州博物馆)

(七里山塘)


后来毕业旅行选择了北京,去了故宫后又去了圆明园,实地感受皇家园林的宏伟与气派。

在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的碰撞的城市,总是有数不完的惊喜,如:成都、苏州、北京、重庆。

图片来源:作者拍摄

今天带大家领略私家园林之首——拙政园

|庶浮云之志,筑室种树,逍遥自得,池沼足以渔钓,舂米足以代耕,灌园鬻蔬,以供朝夕之膳......是亦拙者之为政也。
——西晋·潘岳《闲居赋》

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,始建于明初。正德年间,御史王献臣官场失意致仕回乡,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园,历时五载落成。

(王献臣,明弘治六年(1493年)中进士,授职行人,又迁升御史。但是仕途不顺,曾两次被东厂缉事诬陷)

王献臣言之:借潘岳仕宦不达,故筑室种树,灌园鬻蔬,曰:“此亦拙者之为政也”借此暗喻浇园种菜是自己这个“拙者”的“政”事,取“拙政”两字命园,实喻园主人自我解嘲、超然物外之意。

拙政园,园林设计师—江南四大才子之一,吴中四家之一:文徵明


建造完成后,王献之邀请文徵明依照园中之景色作诗,即《拙政园三十一景图》,王献臣对此图册极为珍爱,在朋友游玩拙政园时,会拿出《图册》增加游玩情趣。


现在,全园包括:西部的补园、中部拙政园,东部则为新园。整体呈现前宅后院的格局,总面积4.1公顷。

中部的拙政园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,他的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。水面有聚有散,聚处以辽阔见长。散处以曲折取胜。

三十一景为:若墅堂、依玉轩、小飞虹、梦隐楼、繁香坞、小沧浪......等


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三十一景之二——小飞虹与小沧浪,便是中部拙政园的散景之一:


IPAD手绘平面图局部(小飞虹与小沧浪)
歌曲:奈若何      点击播放
廊桥“小飞虹”横跨水上,过桥往南经过方亭“得真亭”,又有水阁三间横架水面,名为“小沧浪”。

它与小飞虹南北呼应,配以周围的亭廊构成一个空间内聚的独立幽静的水院。

自小沧浪凭栏北眺,在这段纵深约七八十米的水尾上,透过亭、廊、桥三个层次可以看到最北端的见山楼,益显景观之深远、层次之丰富。

(透过小飞虹望向小沧浪)


(透过小沧浪望向小飞虹)


“飞虹眺秦河,泛雾弄轻弦”——小飞虹得名于南朝宋鲍昭《白云》一诗。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,水波粼粼,宛若飞虹。虹,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,故以此命名。



小沧浪—取北宋·苏舜钦“沧浪亭”命为阁名,寓意遁世归隐。源于《楚辞·渔父》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”。

小阁面阔三间,南窗北槛,两面临水,外形十分别致,似房非房,似船非船,似桥非桥,完全是架在水面上的一座水阁。

(左侧松风亭,中间小沧浪,右侧得真亭)

水阁横跨池上,采取不尽尽之的手法处理,将水面再度划分,把到此结束的中园水尾营造得貌似绵延不断,亭廊围绕,增加空间变化,体现了往复无尽的空间组织特性。


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,在本文所介绍的小沧浪、小飞虹、松风亭、得真亭所形成的散点结构中,小沧浪水院为见山楼景线的端部,在整体中使人的视线产生移步异景,产生往复无尽,视觉无穷的效果。

苏州是中国特色的水乡城市,旅游城市,交通便利,市民素质很高,温婉低调,记得在苏州博物馆游玩时,碰到了一位苏州大学做义务讲解的老师,给我们免费讲解馆中展品,介绍博物馆构成。

不仅苏州博物馆有,其他的园林都会有免费的讲解,虎丘,狮子林,基础设施完善,文创产品丰富,文艺范十足。

在平江路与七里山塘中体会到的是悠闲自得,在狮子林体会的是儿时乐趣,在拙政园像是在和一位诗人对话,在虎丘又像是和一位长者交谈,金鸡湖畔有免费的音乐喷泉,护城河边可以夜赏两岸灯光,寒山寺悠远的钟声可以将远方的你牵引至姑苏城内。

当游船上评弹声响起时,疫情结束后的你,确定不去那儿看看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