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防治叶瘟、穗瘟常用的药剂有:①20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,加50公斤水雾。②40%稻瘟病行可湿性粉剂用75ml,加水50kg喷淋。该病主要发生在稻穗抽穗前,因此防治重点在稻穗抽穗前5天左右。本病可发生在苗期,因发病早较慢,常在抽穗前后见严重。因此,抽穗前防治水稻,特别是急性病斑的发生,有利于发病的气候,长期降雨后防治病田及邻近稻田。常用的防治剂有:①20%叶绿双可湿性粉剂,每亩100克,喷水50公斤。
1. 稻瘟病
(1)叶胚:深绿色,近圆形或椭圆形斑点,然后在两端稍尖;一般情况下,当出现急性病斑或病中心时,特别是在抽穗前的整个生育期,氮肥施用量高,水稻20孔叶瘟斑总数达到400个以上时,需要施药防治,间隔3 ~ 5天为2次。(2)耳颈鼠疫:发生在耳颈,病斑最初呈浅棕色,然后在耳颈周围产生棕色或黑棕色变色,造成耳白或粒不饱满。耳颈鼠疫的防治主要在妊娠末期和穗初,尤其是穗初(稻穗刚露出叶芽时)。目前防治叶瘟、穗瘟常用的药剂有:①20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,加50公斤水雾。②40%稻瘟病行可湿性粉剂用75 ml,加水50 kg喷淋。③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75克/亩,加水50公斤喷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