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情况下,台风的影响在关行后会像娄所说的大面积爆发白叶枯病,其原因有三:首先,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。台风和雨水过后,水稻容易受到很多伤害。如果不及时防治,很容易被细菌感染,白叶枯病就是其中之一。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可发生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,尤其是苗期和分蘖期。水肥管理对发病率的影响最大。疾病损失一般为10%-30%,严重损失在50%以上。根据相关单位确定。危害仅限于水稻基部,对产量影响不大。
一般情况下,要看水稻的生育期。一般情况下,台风的影响在关行后会像娄所说的大面积爆发白叶枯病,其原因有三:
首先,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。台风和雨水过后,水稻容易受到很多伤害。如果不及时防治,很容易被细菌感染,白叶枯病就是其中之一。
第二:经过台风和雨水之后,植物的叶子上往往有很多伤口,一些根系因为短期的水分积累而腐烂。如果雨后排水过快,再加上频繁的日晒,叶片容易脱水枯萎,植物抗病性降低,有利于病害的爆发。
第三:台风和降雨的季节往往是高温高湿的季节,条件适合疾病暴发。
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可发生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,尤其是苗期和分蘖期。这种细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。新稻区以种子带菌感染为主,旧稻区以秸秆带菌感染为主。稻秆上的细菌可存活1年左右,存活率很高,疾病传播率也很高,成为水稻整个生育期不间断的病源。越冬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苗木上,引起初期感染。由于早、中苗期温度较低,病菌繁殖缓慢,菌量少,很少出现发酵病的症状。当被感染的幼苗移栽到田间时,病害一般在分蘖结束时开始发展。
(1)品种抗病性和生长期。1. 粳稻、糯米易患病害,籼稻易患病害,杂交稻易患病害,高茎窄叶品种易患病害,矮化阔叶品种易患病害,育肥品种易患病害,叶片水孔多的品种易患病害。
(2)气候条件。田间温度26 ~ 30℃,持续的风、雨、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特别是台风暴雨会使水稻叶片上形成大量的伤口,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和入侵,最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。一般温度持续低于17℃或高于35℃,天气干燥(相对湿度小于80%)。
(3)栽培管理。水肥管理对发病率的影响最大。长期深灌、串灌、漫灌或水稻植株淹水,有利于病菌传播,不利于植株生长,病害发生严重。合理的农田排水、灌溉和干燥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,减少病害。氮肥施用过多、过晚或过集中,特别是穗肥施用不当,造成植株生长过快,株间覆盖紧密,通风透光差,叶片深绿,植株抗病性弱,容易加快病害速度。
危险有以下几种:
水稻纹枯病又称“花足病”、“花茎病”、“烂足病”,也是水稻的一大病害。水稻纹枯病在我国所有稻区都有发生,以长江以南稻区较为普遍和严重。安徽省是该病的多发地区,各类水稻一年四季都很常见。疾病损失一般为10%-30%,严重损失在50%以上。损失的程度与植株上病害进展的高度成正比。根据相关单位确定。危害仅限于水稻基部,对产量影响不大。病斑上升到倒3叶鞘,减产约7%,上升到倒2叶鞘,减产约14%,上升到剑叶鞘,减产约24%,上升到剑叶片,减产40%-60%。所以,有句话叫“粮食枯到顶,产量就损失了”。